8月12日至14日,由中國東華大學、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與肯尼亞莫伊大學聯合主辦的中非系列論壇亮相雲端,在2020中非紡織服裝國際論壇、中非文化交流論壇暨第五屆時尚傳播國際論壇上,中外專家學者智慧碰撞,觀點精彩紛呈。此次論壇線上全程直播,中肯雙方設分會場,與會者可通過線上、線下參與互動,共有來自中國、肯尼亞、法國、加拿大、荷蘭等多個國家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線上互動。與會專家就共建中非知識共享體系,助推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文明互鑒視域中的國際時尚傳播;百年變局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傳播;打造孔子學院文化研究平台,推動中非文化交流可持續性發展;可持續發展中的時尚議程;轉型與機遇:後疫情時代下的可持續時尚創新等議題深入研讨。
8月13日下午,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院長張志丹教授參加了論壇開幕式,并就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為何會參加“中非論壇”,分論壇“中非命運共同體:理論與實踐”有何特色,未來如何辦好論壇做出解答。
8月14日,2020中非文化交流論壇暨第五屆時尚傳播國際論壇“中非命運共同體:理論與實踐”分論壇在線上舉行,會議由東華大學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當代實踐研究基地、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聯合舉辦。會議分兩個場次四個半場,分别由《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執行總編張永平、《國外社會科學前沿》常務副主編楊嵘均教授、《中國高等教育》總編輯唐景莉、《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主任馬文娟主持。
在論壇第1場的上半場交流中,陳向義教授、賈淑品教授、張正光教授、劉林教授、蘇令銀副教授、陳禮茂副教授分别從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邏輯基礎、“一帶一路”、國家形象、文化認同與文明互鑒、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倫理意蘊、中非傳統友好關系等方面進行主旨發言。張永平總編表示,理論與實踐邏輯共同推動了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前進與發展。
在論壇第1場的下半場交流中,邬思源教授、孔祥成教授、徐劍雄副教授、耿步健教授、周治華教授、劉君莉老師分别從中非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傳統文化根源、1956-1966年上海對非洲援助、在非中資企業核心競争力、講好中非團結抗“疫”故事、中非命運共同體建構與發展等方面進行主旨發言。楊嵘均教授表示,從不同角度對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闡述,彰顯命運與共、合作共赢的大國交往形象,共同推動着中非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
在論壇第2場的上半場交流中,張志丹教授從理論、現實等多個邏輯、多個角度進行了剖析,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影響進行了哲理性分析。段鑫星教授采用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展示了“一帶一路”背景下漢語教師志願者在佛得角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性建議,從不同視角展現跨文化交流。曾瑞明教授指出了中非命運共同體不隻是一家之言,不僅要發掘中國自身曆史傳統還要探索其他國家的積極因素。朱新光教授立足現實,就當前兩國所面臨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談公共衛生合作,印證中非命運與共。《江海學刊》副總編趙濤研究員表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影響力不容忽視,全球各國一榮俱榮,不能罔顧人類共同利益,要适應時代發展。在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前,不在于謀求共同的願望,更重要的在于共同尋找、一起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在論壇第2場的下半場交流中,張桂芳教授闡釋了中非文明交流互鑒共存的世界意義并給予深刻原因解讀。趙銀亮教授剖析了“一帶一路”視域下中國對非洲的發展援助,從空間認知與主體性建構入手,最終落腳到中國對非援助的轉型之上,提出建設性意見,給以思考。石書臣教授從“和合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創辦孔子學院等中國元素入手,揭示中非文化交流的必然性。王治東教授從時代之問“世界怎麼了”入手,充分闡釋了全球治理觀。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有最大公約數,包括有共同利益、共同規範、共同意識等。《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常務副主編曹泳鑫研究員表示,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不僅局限于國内,更要開拓視野,走向國際。非洲問題研究需要不斷深入,非洲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學者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非洲曆史具有獨特性,近代以來的發展具有獨特性,非洲問題的解決事關整個人類世界的發展問題。
王治東教授在大會總結發言中表示,中非關系是馬克思主義學者需要不斷鑽研的課題,東華大學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與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具備可以挖掘的研究潛力與話語持續推進的潛力,兩院将繼續同各位專家學者交流探讨,達到交流與成果雙豐收。
此次論壇有效地促進了中非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并取得圓滿成功。恰當處理好中非關系是極其重要的,它是最基礎、最傳統的國際關系。因此,更應在理論與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走深走實。(馬宣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