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8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學聯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四川大學承辦的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完成終審決賽。本屆比賽共1507件作品入圍決賽,共評出特等獎作品49件、一等獎作品109件、二等獎作品320件、三等獎作品755件。經過兩年多的辛勤付出,由孫琳副教授,耿婕、金黎瓊老師指導的作品《從“培育”到“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調查與教育實踐研究》從決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特等獎,實現學院在此項賽事上的曆史性突破。
《從“培育”到“鑄牢”: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調查與教育實踐研究》項目團隊由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陸沈韻、阿克娜爾·艾力肯、周貝妮、于晨菲,及教育學院應用心理學、教育學專業本科生趙悅皎、金敏賢、車音、姜刻文組成。作為上海地區四個特等獎之一,該作品在對17所高校740名各民族大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狀特征、影響因素及教育需求調研的基礎上,策劃“中華民族一家親”主題教育課程,開發形成《中華民族一家親主題教育課程實施手冊》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教育讀本》,并開展一系列主題教育實踐。
一直以來,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科創工作,依托“知行杯”、“挑戰杯”“互聯網+”等科研賽事,強化學生參與科研的力度與深度,并營造良好的科創氛圍。此次挑戰杯,學院項目在參與市賽和國賽的過程中,邀請不同學科背景的專家學者,從研究框架、問卷編制、數據分析等方面給予綜合指導,并聯系數理學院、信息機電工程學院等在教育實踐和幹預研究方面有機協同,積極聯動校團委等學校職能部門,開展模拟答辯、實戰指導等,為參賽作品保駕護航并最終斬獲佳績。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每兩年舉辦一屆,是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挑戰杯”賽事始終以“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為理念,推動青年學生培養學術意識,科研精神,成為新時代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未來,我院将持續發揮國家級、市級大型學生科研創新賽事在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借助學科優勢,不斷孵化創新項目,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引領馬院學子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的時代浪潮,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供稿: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