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唱響國歌中開展協同教學,毛中特教研部“行走的大思政課”走進國歌展示館

發布者:蔡佳慧發布時間:2025-05-13浏覽次數:10

4月30日下午,春日暖陽,雲朵悠悠。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部石書臣教授和李曉哲老師将思政課堂搬出教室,開展了一場以“尋根初心·唱響國歌”為主題的“行走的大思政課”現場教學活動。本次活動由毛中特教研部聯合音樂學院專業教師李娜和輔導員魏源共同打造,旨在通過跨學院、跨學科的協同教學,深入探尋國歌背後的曆史底蘊與精神内涵,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來自2023級哲學、行政管理、食品安全與檢測、園藝等專業的50餘名本科生同學參加了本次活動。



專業引領:師生共同唱響國歌

抵達國歌展示館後,音樂學院專業教師李娜率先開講。李娜老師以其深厚的音樂理論功底和紮實的專業技能,為同學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曆史、音樂構成及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她從專業角度分析了國歌旋律的氣勢磅礴與歌詞的铿锵有力是如何完美結合的,為後續的思政理論學習奠定了感性基礎,使同學們對國歌的音樂性和藝術價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并且,在李娜老師的帶領下,全體師生懷着崇高的敬意和濃烈的愛國情感共同唱響《義勇軍進行曲》,嘹亮激昂的歌聲響徹整個國歌展示館。



場館教學:深度體驗國歌精神

接着,國歌展示館專業講解員帶領師生們進行了系統性的館内學習。通過珍貴的曆史文物展示、多媒體互動和場景重現等方式,在講解員引導下,大家系統了解了國歌的完整曆史和相關文物故事,全方位展現了《義勇軍進行曲》從創作到成為國歌的完整曆程,讓同學們深度體驗國歌蘊含的自強不息、團結一緻的民族精神。在參觀學習過程中,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與音樂學院的教師們不時從各自學科視角補充講解,引導學生從多維度思考國歌的曆史意義與當代價值。這種跨學科交叉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們對國歌及其背後的精神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立體的認識,思政教育效果顯著。



理論講解:思政理論有機融合

繼專業講解員之後,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李曉哲老師接棒授課。李曉哲老師從理論高度圍繞黃炎培先生提出的“曆史周期率”問題展開,深入探讨了這一深刻的曆史叩問與國歌誕生時所面臨的民族危亡之間的内在邏輯聯系,引導學生思考政權建設的長久之道。從“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的生死抗争,到“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的制度設計,中國共産黨始終在探索跳出曆史周期率的根本路徑。他認為,将“窯洞對”的智慧對話與《義勇軍進行曲》的激昂旋律交織呈現,實際上構建了一個理解中國道路的立體坐标系。這種将思政理論與音樂文本有機結合的教學創新,既深化了學生對“曆史周期率”的理論認知,更在情感共鳴中培育了新時代青年的曆史自覺與使命擔當。


音樂學院輔導員魏源則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立德樹人、文化自信、擔當精神,深入分析了它們如何在國歌的育人價值中得到具體體現。她指出:“國歌不僅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蘊含着奮進拼搏、團結協作的時代精神,這正與新時代育人理念高度契合。”她強調,國歌中所展現出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意識,能夠激發青年學生的責任感和曆史主動性,是新時代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資源。魏源老師的講解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國歌文化深度融合,使育人理念在鮮活的藝術載體中落地生根。



多向聯動:思政課協同育人創新模式探索

本次活動實現了思政課現場教學與跨學科協同教學深度融合,是學院推進教學改革創新、積極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課”品牌的重要舉措。在前期的集體備課會中,毛中特教研部全體教師對本次活動的方案策劃、教案設計、場館選擇以及理論銜接等方面都進行了多次讨論。該教研部教師呂紅豔認為,此次跨學院、跨學科協同教學的創新模式,通過将思政課堂與實地考察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場館教學相結合、理論講解與專業授課相結合,打破了傳統教學空間和教學資源的限制,增強了教學内容的直觀性、體驗性和實效性。特别是邀請音樂學院專業教師參與授課,實現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新思路。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表示:“有音樂專業老師講解國歌的專業知識,再配合思政老師從理論角度分析,讓我們對國歌的理解更加全面。這種跨學科的‘行走的大思政課’比單一的課堂講授更加生動有趣。”



本次教學活動即将結束時,石書臣教授總結說:“這次‘行走的大思政課’是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典範案例。我們看到,當思政理論與音樂專業知識相結合時,思政元素不再是‘硬塞’給學生的抽象概念,而是通過國歌這一具體載體自然融入學生心中。這種跨學科協同教學模式體現了新時代思政課改革的三個核心要素:場域轉換、知識融通和情感共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協同育人模式不僅打破了學科壁壘,更實現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雙向賦能,為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範式。下一步,我們将系統總結這次活動的經驗,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大思政課”教學案例,為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上海師大方案。”


(照片由王思懿同學提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