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我院耿步健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評結項“優秀”等級

發布者:徐劍雄發布時間:2022-12-30浏覽次數:10


1230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212月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青年項目和西部項目結項情況,經同行專家鑒定,390個項目予以結項,33項獲得結項“優秀”等級,優秀率僅8.46%,其中我院耿步健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習近平生命共同體思想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研究”(項目編号:18BKS027;結項證書号:20224087)獲得鑒定專家一緻好評,被評定為結項“優秀”等級。

該項目成果形式為專著《習近平生命共同體理念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研究》和系列論文(共16其中項目主持人獨作或一作C刊論文9篇),共計30餘萬字。該項目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資料、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分析,結合我國生态文明建設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從習近平生命共同體理念的形成背景與客觀依據、理論基礎與思想資源、内涵演進及内在邏輯、哲學意蘊與創新特色、現實價值與實踐路徑等方面,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命共同體理念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闡述。

該項目成果進一步彰示:習近平生命共同體理念,既豐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人與自然辯證統一的生态自然觀,又繼承弘揚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學觀,創新性地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态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态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等旨在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态的生态文明理論觀點,共謀全球生态文明建設,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從而以實際行動為應對全球生态環境治理、促進人類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該項目成果的學術價值在于:一方面拓展了習近平生命共同體理念研究的學術視野,為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人類文明新形态的生态意蘊提供學理支撐;另一方面回應了新時期我國生态文明建設中的“生态之問”等諸多現實問題,從而在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促進人類文明新形态的豐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的同時,更好地從生命共同體高度喚醒人們的生态責任意識,激發人們積極參與旨在美麗中國的生态文明建設行動的自覺性和創造性。

該項目以“優秀”等級結項顯示了我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實力,對于提振學科自信具有積極意義。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