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講壇”第六十期“新政治人類學範式下的‘實事求是’再認識”開講

發布者:徐劍雄發布時間:2023-02-25浏覽次數:10


2023223日下午2我院“明德講壇”第六十期于文科實驗樓202馬院報告廳舉行,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哲學與法政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陶慶應邀題為“新政治人類學範式下的實事求是再認識——兼論如何投稿CSSCI集刊《政治人類學評論》”的講座此次講座由劉廣莉老師主持,我院2022級研究生及部分2021級研究生參加。

陶慶教授首先對新政治人類學“一體兩翼”學科創新作了簡要介紹CSSCI集刊《政治人類學評論》是目前國内第一政治人類學專業的出版物,涵蓋政治學、公共管理學、馬克思主義人類學、社會人類學、文化社會學等多個學科與交叉領域,具有跨學科的潛質與特征。所闡發的“新政治人類學”範式,表現為“政治人類學‘五化統一’”、“政策人類學‘五性同一’”、馬克思主義人類學‘五觀統一’”等内在邏輯,旨在發掘演繹具有新政治人類學範式象征符号的“學科基質”(disciplinary matrix)與“有序元素”(ordered elements

陶慶教授接着簡要介紹了新政治人類學的若幹旨趣一是政治學科學化,即政治科學。從世界政治學來說,政治學科學化,從曆史比較主義,法律制度主義,到行為主義/後行為主義等,經曆了三次科學化的浪潮,但現在又回到了曆史制度主義的傳統政治學中去了。新政治人類學,就是第四次政治學科學化浪潮的一朵浪花,代表着與大數據下的政治科學相對應,并與政治哲學傳統相回應,所進行的一次探索。二是與文化人類學領域中的舊政治人類學形成一次學術對話,與源于馬克思晚年人類學筆記及其聚焦國家起源的馬克思主義人類學等研究傳統構成學術回應三是把源于但不僅限于文化人類學單一學科的田野調查方法論嘗試運用到對馬克思主義實踐論和認識論分析理解。

陶慶教授特意指出新政治人類學範式的内涵我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能夠形成呼應,并從學術上嘗試建構相互映射的對應要素。新政治人類學範式下的田野調查方法論有利于貫徹落實黨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不做調查研究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确的調查研究同樣沒有發言權文化人類學的多種民族志撰寫方法特别是“寫文化”的“技藝”有利于貫徹落實黨的群衆路線時切實做到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從觀念上避免或站在群衆前面指手劃腳或站在群衆後面評頭論足達到通過理解他人對自我的理解最終來理解我們自己紮根于實踐中獲得的理論創新有利于做到“不唯上不唯書而唯實”的獨立自主在社會實踐中檢驗真理發展真理簡言之新政治人類學,就是嘗試從學術化角度來深化理解實事求是-群衆路線-獨立自主;而實事求是-群衆路-獨立自主,已經從意識形态化的形而上高度賦予了新政治人類學的根本要義

陶慶教授寄語會場研究生聽衆作為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青年學子在學術研究中更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勇于走出“象牙塔”邁開腳步走向基層實踐嘗試使用田野調查方法論來作理論創新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講座互動環節,同學們就政治人類學範式的具體操作發展趨勢特别是如何投稿C集刊政治人類學評論等問題與陶教授展開了有益的互動陶教授一一耐心作答并展開熱烈讨論。講座尾聲,劉廣莉老師代表學院向陶教授的精彩講座表示衷心感謝,并對此次講座進行總結。劉老師指出陶教授的講座既有對新政治人類學範式緣起内涵的深入思考,又有對同學們如何投稿《政治人類學評論》的諸多實用技巧,向我們诠釋了以“實事求是”為核心理念新政治人類學研究範式與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的認識論、方法論有内在的一緻性對于我們用跨學科的視野田野調查等科學方法尋找真問題和進行學術研究、服務當下經濟社會建設有着極為重要的啟示

供稿:姬舒心 攝影:陳奕如



Baidu
sogou